「青澀歲月」對我來說不就是1977年投考香港中文大學,跟隨國松老師研習的日子,那時候先生風華正茂且能言善辯,口若懸河般暢談個把小時的課堂,舉凡與藝術文化相關議題一律揮灑自如,深入淺出,讓討論滴水不漏,學員們自然裨益,而講者能不深受擁戴?
Continue readingCategory: REVIEW
花卉背後的微笑:岳敏君個展「拈花一笑」 | BY JASMINE CHAU
在立春之時,躲避在口罩後的我輪迴呼吸著暖和的空氣,這暖意跟立春的微風相比,乃是有冰火交融的感覺。瞳孔注視著純白美滿的百合花,腳步往前一踏,依然感受到人與自然的距離。頓時,我把眼睛閉上,讓嗅覺定為主線,驅使百合與微風漣漪。
Continue reading與謝淑妮對談藝術新常態(下) | by 翟宗浩
上回經過一番激烈辨論,顯示雙方切入點不無差距。接下來翟宗浩和謝淑妮將繼續討論資本主義能否全面應對不同環境、危機和狀態,藝術是否必須肩負道德、善良、可持續等額外職責,什麼是可持續性藝術實踐,公開展覽是否必然等議題。
Continue reading與謝淑妮對談藝術新常態(上) | by 翟宗浩
到底在疫情後的藝術新常態是什麼?藝術的可持續性是不是重要的考慮因素?藝術創作與應用和實質利益是不是應保持距離?現行藝術界的經濟模式是不是應該反省?翟宗浩和謝淑妮就話題進行了深入的對話。
Continue reading中國畫壇億元俱樂部——朱德群 | BY 張錦滿
2021年4月18日,香港蘇富比在「超限界:現代藝術晚間拍賣」會上,來自歐洲重要私人收藏的朱德群雪景三聯作《盛世雪》(193 x 384.7 cm),估價HK$8,000萬,而拍賣官從HK$5,500萬起拍,經過9次出價,叫價已升至HK$1億關口。三位客戶經過20分鐘競價過程,終創出229,568,000港元成交價,固然刷新他個人拍賣紀錄。
Continue reading為甚麼我喜歡DEE CHU插圖? | by 張錦滿
初看到台灣插圖家Dee Chu(朱緹)作品,被鮮豔顏色、簡潔圖形吸引,繼而看到她描繪較少畫家選擇的城市生活景象,於是便產生好感。
插圖家很多時為別人(例如商業機構)服務,例如為文字作配圖,為商品及相關活動增加聲勢,以吸引消費者眼球為目的,因此他們一向少受重視,不像藝術家那樣受到尊敬。
Continue reading約瑟夫·博伊斯:藝術與生活 | JOSEPH BEUYS: ART AND LIFE
「藝術應該被感受,而不是在學術、邏輯上強求理解」- 約瑟夫·博伊斯
“Art is not there simply to be understood. … It is more the sense of an indication or suggestion.” – Joseph Beuys
Continue reading謝景蘭﹕從音樂現代舞到抽象畫 | BY 張錦滿
華人藝術家謝景蘭(Lan Lan)於1975年獲法國文化部頒發Chevalier of 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(藝術與文學類騎士勳章)。趁著亞洲協會香港中心(ASHK)舉辦《延綿之軀﹕謝景蘭藝術展》至10月24日才結束,大家仍有機會細看她生平佳作,我們宜乘機回顧她如何在法國贏得該崇高榮譽。
Continue reading野又穫:未境,還是夢境? MINORU NOMATA: A MAN OF DREAMS| BY JASMINE CHAU
「妳對上一次旅遊是什麼時候?」客人 A 問道。對方淡然一笑,便回應:「大概一年前了。平時都說時間不夠用,現在時間多了,卻只能待在家中。」
Continue reading迎奧運 運動主題藝術展登場 | BY 張錦滿
由於受到2019冠狀病毒疫情影響,為期17天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 Tokyo 2020延期到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東京舉行。此次雖在2021年上演,惟「東京 2020」這原本名稱並不改變。藝術家回應社會形勢發展,乃天經地義事情。在奧運會月份,便有以運動為主題畫展舉行,來增加奧運氣氛,完全可以理解,而一新美術館舉辦《一新剛柔—-香港藝術家與運動家》這個展覽,實在肩負使命。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