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咩係沉浸式體驗? | BY MICHAEL CHEUNG

今日終於成功地將自己趕出門口,去看藝術家Cj Hendry的倫敦個展「Epilogue」。突然有動力的原因是⋯⋯因為是展期的最後一天,再不去的話就沒有了⋯⋯

短短十日的展覽位於Mile End,一個不算方便的地點,每個session只有15分鐘,等候時間輕鬆超過1小時,而且這個展似乎非常「IG-able」。 一般情況下我對這種展覽是興趣不大,但是我必須說這個是我近期看過最impressive的展覽。原因,在於它很好地運用了「沉浸式體驗」(Immersive experience) 這個概念。

「沉浸式體驗」,喜歡藝術的人對於這個詞彙相信不會陌生。「沉浸式互動劇場」、「沉浸式NFT藝術展」、「沉浸式數字體驗展」,每年總有幾個用immersive做賣點的展覽。而它們通常都會以科技元素為主,久而久之,「沉浸」、「科技」、「打卡」好像被畫上了等號。但是當你走入一個「360度投影AR巨型互動裝置藝術空間」裏面的時候,你到底是在「沉」什麼,「浸」什麼?

確實immersive experience對於當代藝術非常重要,但是當代藝術和最早應用immersive這個概念的實驗性劇場不同,在沒有劇情,亦不一定有聲音和道具的幫助,有些作品甚至連語境(context)都曖昧不清的情況之下,如何推動觀眾的感覺(sensation,不同於feeling(感受)或perception(感知)),令觀眾自認為處身於作品之中就成為了最重要的課題。池田亮司(Ryoji Ikeda)的《Spectra III》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 ,一條三個牆面均會反光的隧道,加上天花板裝上一整面強光白色光管,相當刺眼,讓人失去視覺導向,產生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。我在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感受過一次,確實是一種難以言喻,迷失對空間把握的感覺。

所以在這個主題上,對於科技的迷信我是不理解的。確實有很多藝術家或創作組織,例如TeamLab甚至池田亮司的其他作品都使用非常多的coding、3D動畫、projection mapping、sound engineeing⋯⋯等技術,但是歸根究底,重點是讓展品、空間、藝術家與觀眾的感官互動,創作一個有機(organic)的作品,科技只是必要時使用的工具。可惜的是,常見的卻是那些沉浸式數碼梵高藝術展,故宮沉浸式數碼文物展之流⋯⋯在對於一個概念的曲解上過度使用它的名號,只會令它變成另一個buzzword,就好像Metaverse、NFT、動態清零⋯⋯

說回Cj Hendry的展覽本身,它的概念其實很簡單,一連10日在一個廢棄的教堂內噴灑花瓣形狀的紙片,讓紙片漸漸鋪滿教堂的同時容許觀眾在紙片海中自由活動。這個作品優秀的地方在於觀眾除了置身作品之中,同時亦成為了創作的一部分,你在花瓣海中互動的時候亦為作品不斷地改變型態,成為了這個雕塑/裝置/表演的一部分。同時,無論是噴灑紙片時的聲音、紙片散落時的動態、廢棄教堂這個選址的頹廢感、灰塵的味道、甚至是同時展出的花卉照片組,這些都是令展覽的空間能讓觀眾專注於感受的關鍵。

唯一需要詬病的,是流水式的觀展流程,確實有點掃興。不過在展覽免費入場而且不設門票上限來說,這個批評是有點雞蛋裏挑骨頭的。

Cj Hendry’s Epilogue
Date:

2022.5.12 – 5.22
Venue:
New Testament Church of God, London E3 5AA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