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環境小氣候中,相信還有美的可能,才不會被醜陋打敗。層疊的色彩恍若世界的重,率性的筆觸乍現生命的輕。斑斕的顏色和率性的筆觸,展現了藝術家對自然之美所感受的喜悅與真誠。耳聞即樂,目遇成色,心馳為愛。對周肅磐而言,這些都是他日接日、周復周,甚至是月連月、年延年,與周遭大自然觀照對話的色彩印記。
即將於2020年6月19日(周五)至6月21日(周日),在香港藝術中心五樓包氏畫廊舉行的「花花」畫展,是周肅磐新作系列的首次亮相,展出大部分作品俱為畫者之大型色彩作品。是次於香港藝術中心舉行的展覽,將展出周肅磐30幅的最新作品。
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在其為「花花」畫展撰寫介紹中表示:「藝術的可貴之處,就在於它的不可預測性;藝術家的可貴之處,就在於他的創造力。經過幾年的蟄伏,肅磐創作出了「花花」系列繪畫,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。在北京展覽中完全分裂的繪畫的玄秘和裝置的單純,以某種巧妙的方式達成了合體。」他表示,繪畫留給畫家的機會不多,因為畫家的各種實驗和探索幾乎窮盡了繪畫的可能。但是,可能性只是理性思考的對象,不是本能創造的目標。

F Major is Not A Minor (“A”) | 芸芸 (“A”), 2019, Acrylics on canvas. 137.2 x 188 cm / 54 x 74 in
雅與俗 靈與肉
彭鋒說:「對於本能創造來說,一切皆有可能。就理性思考來說,抽象表現與波普豔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,它們之間的衝突遠非雅與俗、靈與肉、男與女之間的衝突那麽簡單。但是,肅磐用他的創造性本能將它們捏合起來。在『花花』系列繪畫中,我們看到的是肅磐盡情的揮灑和能量釋放。他沒有想要將觀衆帶入某個神秘的世界,無論是無限高遠的形而上,無限幽深的無意識,無限克制的苦行僧,還是其他任何無限的世界。他想要觀衆停留在這個世界,而且承認只有這個世界。人類沒有來世,不要有任何對另一個世界的幻想。人能做的,就是盡情釋放自己的能量,讓這個世界升華。
「肅磐找到了『花』,地球上並不起眼的存在物,她的脆弱、易逝、感性,通常只是作為理性的動物的人的點綴,而不能成為人生的主題。肅磐沒有將『花』提純和拔起,讓她成為一種超越性的存在,相反他覺得『花』還不夠,要將她疊加為『花花』,將人徹底打入這個醉生夢死的世界之中,讓人在其中纏繞、糾結、衝撞、升騰,激發出本有的潛能,將酒神的癡醉昇華為日神的夢幻。令人震驚的是,神秘與極簡結合起來了。」

Infinity of Greens (3) | 菁菁 (3) 2018, Acrylics on canvas. 188 x 172.7 cm / 74 x 68 in
我是花 花是我
《傳習錄》是明代理學家王陽明的講學語錄,書中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,堪稱「心學」第一書。《傳習錄》記載了王陽明有次與與友人同遊山野,並就花而帶出其「心外無物」的哲學精髓,「先生遊南鎮,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:『天下無心外之物,如此,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,於我心亦何相關?』先生曰:『你未看此花時,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;你來看此花時,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,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。』」
王陽明說: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,他認為這個世界之所以存在,之所以發展,變化,完全是人心想像的功勞,所以人的心境是什麼,人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。正如花自開自落本是自然規律,但要是其不為人所見,則此花再是嬌豔,也與人無關。人與花皆歸於「寂」,即其純粹客觀存在狀態根本與人心感知無關,也就是不存在人的意識之中。直至當人看見樹上花朵,這朵花便走進了人的意識中,該花朵向人明白展現其顏色,才成為其真實存在過的明證。陽明先生認為天地萬物與人皆為一體,我是花,花是我,花在我心,心外無物,便有此一答。正如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,宇宙萬物是一種波函數疊加態,當物體未進入人的觀察時,物體是沒有意義的,歸於量子態。

Smell of Seasons (1) “Green” | 馥郁 “綠” (1), 2018, Acrylics on canvas. 172.7 x 228.6 cm / 68 x 90 in
念花開 念花寂
吾友簡國慧談論周肅磐的藝術創作時,便曾表示:「藝術家以至真至誠之心,用雙手撫觸或工具勾勒所成的作品,實都是其擁有高度活躍能量的意念之體現。每個意念,在發放後都不會完全消失,而是像波浪一樣,以其微細的存在方式在擴散持續。入流的藝術便該是帶著作者的能量,去觸碰,去感動受衆。愈強大的能量,愈能傳世流長, 觸動千秋以後人心。至於大家看出甚麼、感受如何,已不是創作者能干涉得到。」
一念花開,一念花寂。每個人有其自我天地,方寸之內唯存本心,並無他物。周肅磐新作的另一藝術理念乃「表現主義藝術家之死」,意指藝術作品,尤其是表現主義畫作,都得由觀者為作品賦予新義。畫者的角色僅限於純然反射的創作,好比鑄造一面鏡子,一切留待觀者自行為作品賦予新的意義。周肅磐說:「展中的畫作皆應無所住,就像我們置身的大自然,有待觀者自行發現它們的色相。倘若觀賞『花花』能給你頃刻的釋懷喜悅,你必相信美麗和愛從不曾離開,如童真,快樂仍是一貫的單純澄淨。」

Stark Impressions (1) | 姣花 (1), 2020, Acrylics on canvas. 91.4 x 121.9 cm / 36 x 48 in
花花
Why do I paint the flower pink?
Date:
2020.6.19 – 2020.6.21
Time:
10:00 – 20:00
Venue:
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
香港藝術中心五樓包氏畫廊
5/F, Pao Galleries
Hong Kong Arts Centre, Wan Chai
圖片:Avantara
#周肅磐 #CharlesChau #花花 #WhydoIpainttheflowerpink #表現主義 #藝術家之死 #心學 #繪畫 #當代藝術 #香港藝術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