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志摩於1927年出版《巴黎的鱗爪》一書,內裡有文〈艷麗的肉〉寫常玉與法國模特兒鬼混。徐志摩也在給劉海粟等朋友信中,提及常玉和其裸女圖,並以「宇宙大腿」來形容畫中肥臀大腿。創高價的《曲腿祼女》,充份表現常玉裸女畫之各種特色。
2019年10月5日常玉《曲腿祼女》(1965,原名法文《Nu》(裸女))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會,以1.72億港元落槌,連買家佣金,合共1.98億港元成交,刷新這位「東方馬蒂斯」在2011年憑《五裸女》創下的1.28億港元拍賣紀錄。
在當天,共有三幅常玉拍品,成交價分佔該場拍賣會第一、三、四位,合計斬獲逾2.9億港元。大家如對金錢有興趣,便不妨記住中國現代油畫市場歷史上重要一天,過往,趙無極長期在拍賣場上風騷,常玉首次改變該個現象。以後如要在社交飯桌上提談資,一些背景資料不妨留意。
常玉不幸於1966年家中因煤氣中毒猝逝,而《曲腿裸女》在前一年所畫,成為他最後的裸女作品。

值得一提是,常玉罕見地在該畫上落款、標年代,並在畫背寫下當日創作心境:「如果在當其時不遭窮困,勤於作畫,不致等到今日始成,則早到成熟期矣,萬嘆。特此作記,時在一九六五四月。」
常玉作品主要可分成三類:裸女、瓶(盆)花、荒漠裡小動物風景畫等。當然,他最受重視在於用中國書法筆觸、線條來寫女體,並用法國色彩大膽表現他熱愛女性,且從來不畫男性。
《曲腿裸女》純白色抽象背景,而裸女以水平姿勢躺臥,雙腿一橫一豎、屈曲交叠,奇特在常玉視角乃從底下往上看,特寫裸女下半身與私密部位,上半身僅露出臉部與胸部壘疊,並支出左臂。該變形裸女姿態,作東方山水造型觀之,則添趣和韻味。
《曲腿裸女》有一較小尺幅版本,現存台北歷史博物館。在1964年,常玉把42幅作品寄到那裡辦個展。有說,他因不慎將護照放在中共駐法領事館拿不回來,而沒有去台而展覽取消,實情現在難查證。該批畫放在該博物館倉庫50多年,經過修復,終在2017年03月11日至7月2日展出,共49件館藏,另加三件私人藏家的素描,完整囊括常玉晚期繪畫的人體、靜物及動物與風景三大題材。
《曲腿裸女》於1965年12月17日在常玉好友Levy夫婦之Rue du Moulin Vert家族別墅內首展,當日出席常玉展覽嘉賓包括潘玉良丶趙無極丶朱德群,甚至有剛巧在巴黎之席德進等。

常玉乃四川富家子弟,幼習書法,十七歲時曾在上海進劉海粟創辦的「上海圖畫美術院」上過短期課。1918年他到東京,學習美術之外,也在二哥的公司做設計和繪圖,打下中國傳統美術紮實基礎。
1920年,他回到亂糟糟上海,很失望,便自費跟「勤工儉學」大潮流赴巴黎,卻因此少與那批貧窮學生來往,但他對美麗蔣碧微神魂顛倒,所以就算與蔣氏丈夫徐悲鴻性格、思想格格不入,也與之合組「天狗會」,諷刺當時國內團體「天馬會」。
常玉不羈,討厭巴黎藝術學院僵化教學,所以多在大茅屋畫室結交畫友,自研畫藝。戰後巴黎思想解放,畫家採用激烈色彩,表現生活貧困、不幸遭遇、擔憂前途、內心思鄉等各種感受。他跟隨該批School of Paris(巴黎畫派)藝術家,直接表達思想和意境,不參加任何群體,堅持抒情性個人風格。那時,他看到當紅Amedeo Modigliani(莫迪里阿尼,1884-1920)多幅橫躺裸女圖,留下深刻印象。
常玉欣賞畢加索處理同一題材,不斷演變出新作品。他於1945年1月19日在巴黎《解放日報》發表文章《一個中國畫家對畢加索的見解》,稱讚畢加索。徐悲鴻卻食古不化,堅信寫實主義,批評畢卡索。他與常玉分歧日趨白熱化,阻止妻子蔣碧微與常玉來往,此對常玉很大傷害。其實蔣氏對常玉很有好感,在回憶錄裡,她有說徐悲鴻「猜疑善妒」。

日本畫家藤田嗣治於1913年到巴黎,摘取《浮世繪》藝術特點,應用在繪畫裸女和其他作品裡。在1920年代,藤田當上巴黎沙龍的評審員。常玉自然跟隨藤田走相同道路,也畫裸女,卻有新靈感,把中國傳統山水畫技巧和特色,發揮在自己的裸女油畫裡。
常玉不能與蔣碧微交往,性格似乎受影響,這位專心畫裸女、花花公子畫家,後來與法國貴族女兒結婚,維持不長,再後來他更有習慣每天都要見赤裸女體。
徐志摩於1927年出版《巴黎的鱗爪》一書,內裡有文〈艷麗的肉〉寫常玉與法國模特兒鬼混。徐志摩也在給劉海粟等朋友信中,提及常玉和其裸女圖,並以「宇宙大腿」來形容畫中肥臀大腿。創高價的《曲腿祼女》,充份表現常玉裸女畫之各種特色。

常玉性格玩世不恭,初時得家人接濟,便不奉承巴黎畫廊,竟然跟人約法三章:1. 訂畫先付錢,2. 畫的時候不準看,3. 畫完拿走,不許提意見。
後來,他便自食其果,生活艱巨,不得不到同鄉於巴黎開設的中國仿古家具廠繪畫彩漆屏風器物。他也因此學到身手繪畫粗黑均勻線條。《曲腿祼女》加厚油彩突出在畫布上,既回應當時機械立體派手法,亦散發出中國雕漆的民間古拙韻味。
常玉名字San Yu有登錄在法國《Dictionnaire Biographique des Artistes Contemporains》(當代藝術家名人錄第三冊,1934年),與Jean Cocteau(大文豪高克多)、藤田嗣治等同一級數,乃獲得此榮譽第一個中國人。
今天,常玉寫意藝術普受國際接受,現在他的寫意裸女成交價二億,會是對寫實的徐悲鴻最佳報復,而蔣碧微在九泉之下也會微笑。
常玉一生從未踏足台灣,然而他的畫作現在卻大多由台灣收藏。強國人比香港人更遲知道常玉,所以現在便要從拍賣市場搶貨,會令到他的畫價居高不下。

今天在國際拍賣市場上,中國油畫家作品成交價過億港元者至少四位,足可成「億元俱樂部」,而成員包括趙無極(1921-2013)、朱德群(1920-2014)、常玉(1895〈根據衣淑凡查證〉-1966)與吳冠中(1919-2010)。
該四大天王中,只有吳冠中於1946年,以全國繪畫專業第一名成績,取得「勤工儉學」公費而留學法國。其他三人皆自費赴法學藝。
世事吊詭的是,吳冠中在1947年夏拿中華民國公費往法,到1951年夏回去報效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。他一生畫風景,遇上文藝整風運動,卻仍被批成「資產階級形式主義堡壘」,滿身毒素,被迫創作連環畫、宣傳畫、年畫等。雖然他當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(1979年),全國政協(1985年),政協常委(1994年),又任中國油畫學會名譽主席(1995年),但他卻將自己約200張作品捐獻給新加坡,另外亦贈畫給香港藝術館至少77幅。
吳冠中於2002年,獲選為法蘭西學士院藝術院(Académie des Beaux-Arts de l’Institut de Fance)通訊院士(Correspondant),是學院成立近二百年來獲得該榮譽首位亞洲人。在2006年12月7日,香港中文大學頒授他榮譽文學博士。2010年6月25日,他肺癌轉移,逝世於北京醫院,享年91歲。

四大天王其中三人長期留在巴黎,可能是與他們自費赴法有關。趙無極畢業於國立杭州藝專,得到父母資助,於1948年2月,偕妻子謝景蘭乘船赴巴黎深造。他在學生時代已看到歐洲印象派和抽象畫畫冊,到法國後,自甲骨文取材,率先創作富中國文化特色抽象畫,首個受到法國人賞識,有此原因。
在1950-60年代,張大千患眼疾,轉而發展潑墨、潑彩,而他也飽覽歐洲抽象畫,於是創作出「無象之象」抽象作品來,大獲成功。趙無極隨之跟進,更投入他的中式抽象風景油畫。
2013年,趙無極過世後,長子張嘉陵與繼母(趙氏第三任妻子)Francoise Marquet為爭奪400多幅畫作而對簿公堂。趙無極其實還遺下大量素描、水彩、水墨等,還有地毯,掛毯,陶器和瓷器,舞台布景,甚至400幅郵票。Marquet一向負責管理趙無極基金會,現在似乎亦如是。

朱德群比趙無極早進入杭州藝專(1935年),畢業後任教中央大學,1949年隨校到台灣,在國立師範大學教書,儲錢自費於1955年赴法,之後定居。
朱氏到法國後,順理成章從寫實轉向抽象,與張大千和趙無極等異路同歸,向中國傳統取材,學習北宋山水畫岩岫巉絕,峰巒秀起,加入矩形色塊和幾何線條,明暗對比強烈,描繪出煙嵐中千巖萬壑,卻流露抽象表現主義意味。朱同樣取得成就,於1997年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