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心靈感受唐卡藝術 │ by 張錦滿

看宗教藝術,很多時重點在於直接感受,即時反應。感動與不感動都在初相見一瞬間,而緣份只存在於一剎那,少經過心理紏纒,更少要拖延到一杯茶時間。宗教藝術本質超然,近乎超凡入聖,作品能否與觀者心靈直接對話,是其關鍵。

古今中外藝術都有宗教類範疇,觀賞者均不以一般美術理論放諸其上,而皆採另眼相看態度。宗教藝術品與眾生心靈直接溝通,不管甚麼民族、國籍,更不管甚麼地區、時代。

千手千眼觀音,礦物質顏料,布本,97 x 69厘米,2019

千手千眼觀音,礦物質顏料,布本,97 x 69厘米,2019

 

宗教藝術有點特別,藝術家不一定可創作宗教藝術。宗教藝術創作者,先要是宗教有緣人,甚至是上天特選人才行。

佛家講緣份,我生平多次觀賞佛藝而享愉快經驗,都是偶遇。荃灣天趣藝術館,年初曾舉行藏僧嘉央切智(Lama Jamyang)「祝福」唐卡藝術展,呈獻四十多幅個人創作的唐卡(Thangka)藝術,的確讓觀眾開眼界,增知識,長智慧。

嘉央切智於1975年出生在青海貴南縣茫拉鄉洛哇村。7歲皈依拉茂雍增法王,並得其口傳《文殊真實名經》。13歲從師格西仁波切(香港又稱寧波車)。15歲出家入茫拉鄉陀樂寺,後在魯蒼寺剃度。他具天份,藝術、音樂無師自通,並以弘法為己任。

宗喀巴大師和三大護法,礦物質顏料,布本,100 x 68厘米,2019

宗喀巴大師和三大護法,礦物質顏料,布本,100 x 68厘米,2019

天趣過去已推出嘉央畫作多次,因此在香港,他有舊雨新知捧場客。我以前看唐卡,都不知作者,大概佛門工匠不會做簽名這俗世行為。今回看嘉央畫作,知道時代變了。嘉央切智繪畫,仍循西藏文化傳統,旨在弘佛法,以圖像來代替文字,簡單講佛門故事。一般來說,佛教歷史故事及其內涵,非要老師講解不可,這會否造成群眾與宗教藝術的隔閡呢?

某程度會如此。

佛教文化常說慧根,它少說教,不刻意要眾生相信。我認同信仰要自願,不能勉強。有慧根者,稍為點醒,自會投誠,笨拙頑固者,就算用心傳授,也不會點頭。佛畫目的導人向善,領眾歸佛,然而創作者只盡心盡力實幹,不強求結果,反正收納劣徒一眾,並非善益。嘉央唐卡,亦作如是觀。

3_四臂觀音

四臂觀音,礦物質顏料,布本,108 x 79厘米,2019

佛像佛畫各地不同,各宗各派各風土,沒有標準,有要求吳帶當風,亦有要曹衣出水,正所謂兄弟爬山,各自努力。嘉央畫唐卡,圖像滿滿,不留空白,或許傳統如此。

在同場展覽中,他有其他作品,以幼筆線條白描菩薩,五官神韻、形態喜樂造型,栩栩如生,而白描佛像,莊重典雅,豐腴溫潤,燦然奢華,俊美動人,富有人間情懷,達至雲端曼妙境界。可見其筆墨功夫,可比美任何藝術家。該次展覽焦點是長達6.4米的史詩式紀事巨幅唐卡「宗喀巴大師的人生歷程」,畫工精細,佈局精良,再現宗喀巴大師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。

五方文殊菩薩,礦物質顏料,布本,99 x 72厘米,2019

五方文殊菩薩,礦物質顏料,布本,99 x 72厘米,2019

 

宗喀巴(1357至1419)乃藏傳佛教格魯派(黃教)創立者、理論家,在辯論、著述等方面具高造詣。他總結大小乘及顯密一切教派理論,自成一家。

該巨畫有六百多個大小人物,眉目鬚髮等細節,每筆描畫皆極逼真。衣褶如行雲流水,輕盈飄逸有韻律,而衣紋飾以卷雲紋及萬字紋等裝飾,細密整齊。此外,建築物細節精緻。整體構圖嚴謹,色彩多而不雜,豔而不俗,大致上,呈現出明亮色彩的神聖佛世界。

該大畫所用顏料,全採用金、銀、珍珠、瑪瑙、珊瑚、松石、孔雀石、朱砂等珍貴礦物寶石,配合藏紅花、大黃、藍靛等植物。這些天然原料,不但色澤鮮豔,璀璨奪目,還可保證作品經過百年歲月仍豔麗如初。

宗喀巴大師人生歷程,礦物質顏料,布本,640 x 147厘米,2016-2018

宗喀巴大師人生歷程,礦物質顏料,布本,640 x 147厘米,2016-2018

祝福 – 嘉央切智唐卡藝術展
Blessing – Lama Jamyang’s Thank Art
Date:
2019.12.31 – 2020.2.10
Time:
Monday to Friday 10:00 – 19:00
Saturday 12:00 – 18:00
Venue:
天趣當代藝術館
⾹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⾏7樓
Art of Nature
Rm 2101-06, Mega Trade Ctr, 1 Mei Wan St, Tsuen Wan

圖片提供:天趣藝術館

(本文原刊於《Modern Home 摩登家庭》第500期)

#唐卡藝術 #Thangka #宗喀巴 #嘉央切智 #LamaJamyang #宗教藝術 #佛教藝術 #佛畫 #天趣藝術館 #佛教故事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