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合東西文化韻味的魏東繪畫│by Cheung Kam-moon

上兩次魏東在漢雅軒開畫展我都有看。2006年魏東畫展名為《胭脂國》,光頭裸體女人下體沒陰毛,圖像激烈。2012年2月,魏東在漢雅軒畫展則名為《何處身》。圖像同樣令人感覺不舒服,跟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作家Peter Handke一樣。Peter Handke在1966年便發表富爭議性名劇《冒犯觀眾》,明顯要刺激觀者,希望大家思考。

魏東對我再說,他畫中的詭異古怪圖像,也有相同目的,顛覆大家想法,引導大家思考眼前各種正發生的事。

畫家創造奇異、甚至令人心寒圖像,我相信,必然有理由。美國文藝評論人Susan Sontag與後來德國現代舞蹈家Pina Bausch,都提醒大家,看任何文藝作品,不要問甚麼意思,而要先問是甚麼令到創作者這樣表達。觀眾應主動去追尋原因。

我看魏東的畫,也如此相信:他畫成這樣,乃因世間發生了某些事情,驅使他畫出如此圖像來。

魏東於2019年9月27日在畢打行漢雅軒舉行第三次個展《十字坡》,皆是近年及最新油畫作品。

多年沒見面,魏東仍然那麼溫文爾雅,並非瘋狂不覊型。今次《十字坡》各幅作品,圖像溫和很多,再不像從前那樣荒謬、異常。他本來已是斯文、低調的人,創作時都是在冷靜、平和心境下完成繪畫令人不安的圖像。可能加上近年他多住在美國,大概現實環境給他壓力,例如作品要美國人認同遇到困難,他更要考慮改變一下,放棄繪畫令人尷尬的圖像,改弦換轍,轉畫大家易接受的景物,至少不讓人一看便感不舒服。

魏東觀念上這樣小小改變,情況完全不同,《十字坡》這批作品,起碼讓人久看,而且再看,甚至會進一步看出味道來。

魏東1968年生於內蒙古,父親是軍官。大概家庭背景,讓他多耳聞目睹中國社會現實,而他甚至親身見聞、經歷或體驗顛倒是非、黑白不分、政治貪污腐敗、社會不公情況,而這些在當今中國皆會不時出現過。他深刻感受問題去到扭曲人性、慘絕人寰、痛心疾首地步,因此他便會有動力和強烈意識去畫思想性內容。畫面因此較為激,在所難免。

他於1991年在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畢業,鑽研中國傳統文化,常會臨宋、元、明古畫,有深刻研究。他拿毛筆沾油彩來作畫。經他一提,我便察覺他畫油彩不露筆跡,人像衣服和雜物都表現精細,皮膚尤其逼真。難得魏東今回所展《十字坡》一批畫,並不直接批評社會現實,卻對世情作感性反應,照樣富有思想,具備重份量。

《十字坡》這批近作,魏東繪畫技巧高超,我欣賞他描繪美國景物,卻以中國古畫形式來呈現,其表達方式有趣,既帶點西方古典文化迷戀,卻又流露對中國山水堅定情懷。他理性繪畫,虛構圖像天馬行空,脫離現實,卻引人入勝,而場面荒誕,卻具寓意,藏有令人聯想的象徵,而大部分作品畫面皆自然,並不突兀,普遍都易接受。這種融合中西畫韻味作品,感人力量強,甚至令我心動。

虛構畫面,冷靜、平和,以戲劇元素和象徵,觸及世情,以中國經典美學圖像而發展出思想性畫面,既悅目、有趣、耐看,卻多少具備含義。色彩斑斕,深藏慾望,實乃趣味佳作。

魏東這批油畫,未見過有其他畫家做相似的,他創出自己新路,難能可貴,持續走下去,會有不尋常成就。

(本文原刊於《Modern Home 摩登家庭》第497期)

#魏東 #漢雅軒 #畫展 #十字坡 #毛筆油彩 #金瓶梅

圖片提供: Hanart TZ Gallery 漢雅軒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