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18日,香港蘇富比在「超限界:現代藝術晚間拍賣」會上,來自歐洲重要私人收藏的朱德群雪景三聯作《盛世雪》(193 x 384.7 cm),估價HK$8,000萬,而拍賣官從HK$5,500萬起拍,經過9次出價,叫價已升至HK$1億關口。三位客戶經過20分鐘競價過程,終創出229,568,000港元成交價,固然刷新他個人拍賣紀錄。
朱德群於2020年才首次擠身億元(港幣)俱樂部(會員有趙無極、吳冠中、常玉等)之中,如今卻把自己拍賣紀錄大幅增加至HK$2億以上。現在他似乎從後追上,也要在億元(港幣)俱樂部中風騷一下。
朱德群與趙無極、吳冠中同期在杭州藝專學畫,而又在同時代赴法進修,所以合稱留法三劍客。在藝術拍賣市場上,他們同處高位,但在成交價上稍有差別。朱氏畫作近年在拍賣市場,始終未及趙、吳二人。蘇富比亞洲區現代藝術部執掌帥印的郭東杰,分析箇中原因。他認為,朱德群在藝術市場稍落後於趙無極、常玉、吳冠中等同期留法名家,並非藝術成績稍遜,而是出於配套方面。例如說,朱德群名氣、傳媒曝光率比較低,而作品全集(畫冊)、個人網站、數據化資料庫做得不夠完善,此外,國際上認受性,他亦些微不及。

回頭說《盛世雪》這三聯作。「雪景」可說是朱德群最著名畫作系列,靈感源自阿爾卑斯山。1965年,他有緣登上法國阿爾卑斯山最高點白朗峰,為其白雪皚皚的山脈所震撼。自此,他嘗試將不同色階的白色融入畫面,持續精研。
1985年,他前往日內瓦參加「五個抽象畫家聯展」,回程途經阿爾卑斯山時遇上暴風雪,眼前絕景亦令他內心撼動不已。雪花紛飛情景本在腦海中縈繞廿載,到再度親臨雪山,昔日零碎印象便昇華,化為激昂飛騰創意,具備如此深厚底蘊,便能爆發出「雪景」系列傑作。
朱德群「雪景系列」巨幅多聯屏僅有八組,當中只有兩組為三聯屏。《盛世雪》便是其一,亦是首次登上拍賣市場。該作品誕生於1986年,同年隨即送往法國普里瓦斯(Privas)參與朱德群個展,並罕有地攝於他出席開幕式的珍貴照片中。此後,《盛世雪》足足有廿三年未再公開露面。直到2009年,適逢蘇州博物館成立五十週年,館方邀請朱德群遴選三幅多聯巨作出展,《盛世雪》便是其一,足見藝術家對本作何其珍視。
策劃今次拍賣的現代藝術部掌舵人郭東杰(Felix Kwok)形容,《盛世雪》反映出朱德群的東方山水概念,在西方環境下發酵。該作品表現手法,更接近西方抽象表現主義。


今回該畫拍賣成交價為HK$2億多,趁著這個消息,現在正是時候詳細認識這位東方抽象風格油畫家。
朱德群(Chu Teh-Chun),1920年10月24日在安徽徐州市蕭縣白土鎮(今屬宿州)出生,原名朱德萃。他祖父熱愛收藏畫作和詩集,熏陶朱德群喜愛傳統書法和水墨畫。成長後他服兵役,期間認識吳冠中,結成好友,而吳冠中並介紹他報考藝專。
在1935至1944年,他就讀由林風眠當校長的杭州藝專,師從方幹民、吳大羽等。朱德群回憶,該兩位老師給他最多教益。方幹民給他打下「結實基礎」,而吳大羽則「把我們從印象派引到後期印象派至野獸派」。七七事變,他隨學校逃難。
1945至1948年,他獲機會在南京中央大學教書。
1949國家變色,他輾轉去到台灣,51年起任教台灣師範大學,期間他舉辦畫展,賺得收入,可於1955年3月28日乘船到法國進修,途經香港,在5月5日到達巴黎。
在1957年,他以太太董景昭的肖像畫,得到巴黎春季沙龍銀奬。

1985年5月,他獲邀到香港,30年後重遊舊地,任中文大學校外評審員。
1997年12月7日,他獲頒法蘭西藝術院院士。
2001年6月,他再獲騎士級學術界棕櫚葉勳章,7月14日獲騎士級法國榮譽軍團勳章。
2006年5月12日,他又獲頒歐洲傑出人材奬。
2014年3月26日在巴黎家中逝世,享年94歲。


朱德群在安徽省蕭縣長大,熟悉長江以北,綿延數百里,天下聞名的黃山,也見慣山上松柏依嶙峋絕壁而生,緊靠著筆直陡峭的山崖和雲霧繚繞的山峰。他慣將傳統中國藝術風格和西方現代主義融為一體,把舊時記憶入畫,筆下色塊和幾何線條,便自然流露抽象表現主義意味。另方面,他表現雄偉壯麗山峰和河流,具北宋山水畫風。因此他作品「遠看像西洋畫,近看像中國畫。他成功實踐林風眠老師追求的中國式現代主義風格,今天作品受熱捧便合理不過。

圖:香港蘇富比、藝倡畫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