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藝術泰斗Andy Warhol(1928 – 1987) 開創藝術品複製生產這概念。來到今天,複製技術更可以工業化,作品可以移到工廠裡生產,此實乃科技生產年代形成之大趨勢。藝術品處於科技複製生產年代,自然也走上作品衍生的道路。藝術家把平面畫作的圖象立體化,完全符合這個時代特徵,因此,我們毋須懷疑與否定畫作裡的圖象複製化成為「公仔」。
過去,已有藝術家把一張平面畫作,變出單件立體雕塑來。到現代,便有藝術家進一步利用複製技術,將單件作品,變出成多件作品。例如說,藝術家平面畫作成功,受大眾歡迎之後,會印成大量海報,再轉化為單件立體雕塑,繼而衍生出限量精美複製品、甚至茶杯這類生活用品。
日本村上隆、台灣洪易兩位藝術家,他倆都是先畫畫,繼而把圖象發展為立體。他倆的立體圖像作品,受到更多受眾喜愛,在歐美很受歡迎。
承接這個趨勢,今天,便有新一代藝術家,直接投身製作立體圖象,進一步將之化身為「公仔」,這些「玩具公仔」便更易融合在日常生活裡,由普羅民眾收藏。
以前,藝術界少處理立體圖象、「公仔」,甚至玩具這些作品。可是今天,在藝術品走上大量生產道路之後,「玩具公仔」變成普遍、易得,深入民間,所以這個時候,畫廊經營方針也要改變。香港在此時有畫廊開始展售「玩具公仔」,也屬順理成章。

馮榕榕 (Ruby Fung) 率先帶領這個潮流。她父親從事報業,母親長期從事地產工作。她在香港理工大學唸完時裝設計後,便赴英倫Central Saint Martins學院主修Fashion Print,回港後曾服務Rosamund Moiselle,做到首席設計師,亦曾在國際品牌Kate Spade及Makus Lupfer實習。2018年,她創辦自家時尚品牌PEDDA MARRI,同時,以其時裝設計專業背景,為多份報章雜誌撰寫專欄,並且當上香港電台和新加坡電視台節目主持人。
2020年初,她與友人合作,在上環新街13號A,開設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,擔任主理人兼策展人,近期引進泰國藝術家2CHOEY作品到香港。
展覽共帶來五十件作品,包括丙烯畫、繪本及滑板等不同類型畫作,例如為卡通人物米奇老鼠、唐老鴨、小木偶皮諾丘、阿童木、藍精靈等,添上「舉手」的時尚肢體語言,將其內心自由渴望無限放大,以幽默諷刺的手法給予觀眾幻想。

顏色鮮豔,輕鬆活潑,是為2CHOEY作品特色

把香蕉插在身後,很有LGBT況味
2CHOEY作品《Don’t cheat on my bananas》,套上花形面罩,表現2CHOEY創意;花兒象徵着希望,而其香蕉配飾,以獨門風格為事實說話,隱喻槍械及性這兩個令人迴響的社會議題。
2CHOEY亦推出Art Toy手辦模型,《Don’t cheat on my bananas》公仔原型,取材自《海綿寶寶》,有點LGBT味道,屁股後面夾著一條香蕉。2CHOEY來自泰國,作品不只具性暗示玩味,還對政治意識敏感。作品《Hands Up in The Air》除表現跳舞動作外,也隱含想法與訊息。
《Don’t Cheat on My Bananas》現在只有限量100隻,全部都有序號,售價僅980港元。

藝術家創作理念,成年人才會共鳴,所以今天「班具公仔」會有很大市場

見到這「公仔」,便認得是來自日本動漫的村上隆作品。
「藝術玩具」整個當代流行藝術風潮其實誕生於亞洲,日本的可愛動漫碰上香港的手版公仔,加上美國的塗鴉文化、英國的反權威主義,混搭出這波令全球年輕收藏家無比瘋狂的流行藝術風。這股藝術新潮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,激勵眾人想像。
「藝術玩具」崛起於近年街頭文化或塗鴉藝術,在附加價值逐漸增多後,在市場上有重新定位,甚至在拍賣會上亦取得驕人成績。

作為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主理人兼策展人,Ruby本人除了是「藝術玩具」推手外,也是「藝術玩具」資深藏家,在她的藝廊辦公室內,擺放大堆造型可愛的藝術公仔。她早年用幾百元買下本地藝術家龍聲創作的Zimomo龍,現在該玩具價值升幅可超過10倍,比較她媽媽投資房地產升值還多。
最近,她特別欣賞Miloza Ma創作的Angel Cat,其手工、造型、細節和配色,都非常出色,放在手上把玩就似一件微型藝術雕塑般。

有關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 畫廊更多「藝術玩具」資料,可看以下連結:
Instagram: @13aNewStreet
Facebook: @13aNewStreet @2Choey @notio.studio
圖:趙柏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