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大陸藝術市場火紅,私人美術館雨後春筍般出現,乃因今天不少富商(或企業)都喜歡收藏藝術,數量達到某個程度,便想到找名建築師來設計樓房來安放,結果便開了私人美術館,完美展覽自己的藏品。現時最矚目一家是位於成都新津老君山腳下的知美術館,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,特別引人注意。
蓋私人美術館,讓公眾來參觀,並非消耗性,其實也有多種效益。最重要一點是,私人美術館每天吸引觀眾進場,會令到他們關注到美術館主人是誰、屬於那家企業。換句話說,私人美術館可為該家企業變相做公關、賣形象廣告。
私人美術館展覽藝術精品,不少連公立美術館都比不上,每天開放讓公眾進來,經濟上並非吃虧,因為該些展品其實也間接為企業旗下產品增值,此乃最具效益市場策略。此外,展品本身亦每天都在升值,因為展品價值會與參觀人數掛鉤。成都知美術館由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(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,股票代碼1777.HK)興建,乃成都市民政局認證的民辦非企業單位。
知美術館核心理念是「萬物、見解、常新」,其宗旨在當代藝術的國際化語境中,探討東方美學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與此同時,「知」完全採開放系統,從已知朝向未知,從眼前朝向無限。它還探索人自身靈感與高科技融合,並探知新媒體藝術領域前進發展的可能。同時,它亦試圖建立完整和開放的收藏及策展系統,務求創造具有建設性意義藝術史。
知美術館總建築面積為2353平米。VI系統(Visual Identity System)由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操刀,由美術館外觀瓦片的元素構成,形成富有變化的水波紋樣。外形內斂,極具禪意,運用流水、瓦片等元素,讓建築與自然有機相融,空靈寂靜,動靜相宜,盡顯生生不息、道法自然的東方哲學。
在2018年4月開幕的知美術館,第二場展覽是香港已故藝術家陳福善回顧展《幻》(Fantasy),既矚目又令人窩心,乃因為連香港美術館仍未舉行陳福善回顧展。成都知美術館卻做了,並且舉行學術討論會,真是善舉。
展覽以「幻」為主題,展出陳福善56件作品,共分八大類(包括早期風景、早期實驗、都市人物、夢幻風景、風景人物、魚系列、拼貼畫、晚期抽象),橫跨他近一個世紀奇妙藝術生涯。近半數展品來自陳氏家屬和重要藏家及機構收藏,而大部分自畫家離世後二十多年來未曾曝光,彌足珍貴。此次展覽為期三個多月,剛月2019年1月6日完結。
陳福善(1904-1995)祖籍廣東番禺,出生於巴拿馬華僑家庭。1910年隨家人來香港定居。在當時,香港沒有甚麼美術教育,而陳福善懂外語,可讀歐美藝術雜誌,並於1930年讀英國美術學院函授課程,刻苦練習雕刻、造像、油彩、水彩、粉彩各種美術,造出別樹一幟風格,而刀作油畫尤為出色。1933年加入香港國際美術會,在每次月展,屢獲首獎,因而成為該會第一位華人董事。後來他又連續獲該會兩屆年展冠軍獎金。
他具當代意識,比較同時期香港和台灣很多畫家優勝。他亦勤於到郊外寫生,久而久之,畫技紥實,因此就算與曾到法國留學的同時代林風眠、劉海粟等相比,他並不遜色。1935年他在中環告羅士打酒店舉辦個人畫展,開香港畫家先河,由山頓爵士夫人及港督郝德傑夫人主持開幕。他們並且重金購買八件水彩油彩作品,懸掛於港督府大堂。1936年,他又與香港國際美術會主席麥化仁夫人創辦香港藝術研究社,任社長,並多次主辦畫展,推動香港美術創作不遺餘力。
他曾移居加拿大溫哥華,後來,又回到香港,繼續專注藝術創作,畫風數變。早年他承襲印象派,作風景人物的作品。到晚年,他則趨向於抽象,但一直觀察人間世情,以輕鬆幽默趣致筆觸來表達。他畫風現代,縱橫國際,卻又有中華韻味,其作品在中國畫壇可說獨領風騷,難找到另一畫家可以與他相比,實在是奇材。
知美術館舉行陳福善回顧展,向國內推介這位怪傑,實在功德無量。
知藝術館
地址: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君山路1號
網址:zhiartmuseum.com
本文原刊於《Modern Home 摩登家庭》第486期
圖片提供:知美術館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