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 French May 法國五月每年都有藝展在澳門舉行,國家級Marc Chagall展覽在六月一日開始,而澳門首屆國際女藝術家雙年展雖剛結束,也值得一提。
在巴黎看藝展,既要排隊購票,又要排隊過安全檢查才可進場,隨時要在烈日下暴曬一個多小時,不如乘船到澳門好過,星期日進入博物館還可免費參觀。
Marc Chagall (馬克‧夏加爾,1887-1985),二十世紀最重要藝術家之一,生於白俄羅斯,五十年代移居法國南部。他受不同文化滋養,也經歷戰爭與逃亡,故其獨特藝術風格與時代一致,體現和平普世價值。他從二十世紀各種藝術運動汲取靈感,卻不參與其中任何一個,繽紛色彩及溫暖光線,帶觀眾遊歷於遙遠夢幻國度裡,乃他作品特徵。
夏加爾南法時期作品展
大師級展覽不易舉行,澳門文化局旗下藝術博物館,多得法國尼斯夏加爾國立美術館、巴黎歌劇院幫助,經Bouquinerie de l’Institut、龍秀藝術企劃的協調,又獲夏加爾遺產管理委員會慷慨支持,才能把「命運的色彩──夏加爾南法時期作品展」實現。
夏加爾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後期發現法國南部強烈光線,鼓動他探索全新的藝術深遠旅程。於五十至七十年代,他受到耀眼的地中海與蔚藍海岸的明媚風光啟發,開始利用光線與色彩。1952年及1954年,夏加爾遊歷希臘,該次旅程亦成為他靈感泉源。色彩衍生美學及象徵意義,亦構成夏加爾作品的內在結構及精神面貌,而他的全新主題創作漸見雛型──神話般生物、美人魚、魚及光芒四射太陽,豐富他的藝術創作,也為他的繪畫賦予地中海氣息。
此乃澳門首次舉辦夏加爾大型作品展,展出包括油畫、水粉畫、石版畫、舞台服飾及掛毯等一系列作品,突出藝術家創作中讓人讚嘆的光線與色彩。
大家請勿錯過此法國大師級展覽,展期由6月1日至8月26日,在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行。
國際女藝術家澳門雙年展
當今女性呈現多樣角色和身分,超越性別差異,而女藝術家更能發現社會、文化新面相。澳門婆仔屋原是獨居女性住所,該樓房現改成為文創基地。鑑於女藝術家一向少為社會關注,所以婆仔屋文創空間,與澳門文化局藝術博物館破天荒合辦「第一屆國際女藝術家澳門雙年展」,表揚不斷實踐藝術創作的女性藝術家,理所當然。
此次展出活躍於國際藝術界101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,規模相當大,就算該展覽剛在澳門藝術博物館閉幕,很多人未能到場觀賞,也不妨知道,澳門公私文化機構一直在努力推廣女性藝術家作品。
此外,澳門藝術博物館更展出館藏的女藝術家作品,加強顯示女性藝術世界多樣性。
整個展覽共展出132位女藝術家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,包括中國大陸、澳門、香港、台灣、韓國、日本、東帝汶、俄羅斯、印度、伊朗、安哥拉、幾內亞比紹、聖多美和普林西比、佛得角、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英國、格魯吉亞、巴西、美國和澳洲等,而創作時期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今。不同民族和教育背景的女藝術家,追求多元美學,創出不錯成就,在二十一世紀藝術路途中留下美麗足跡。此回國際聯展由Paula Rego策劃,包括繪畫、絲網版畫、素描、雕塑、裝置及錄像等作品,共142件。
開幕時候,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館總領事代表Maria João Bonifácio副領事、安哥拉共和國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領事館Sofia Pegado da Silva總領事、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梁安琪議員、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鍾怡代主席、第一屆國際女藝術家澳門雙年展倡導者Paula Rego爵士女兒Victoria Willing、婆仔屋文創空間主席代表馬韶漪校長及澳門著名藝術家袁之欽等,都有出席,表示對女藝術家支持。
本文原刊於《Modern Home 摩登家庭》2018年6月號
圖片由澳門藝術博物館 Macao Museum of Art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