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天商業世界,現代藝術難免與金融市場發生關係,所以現代城市精英有必要大概知道藝術展銷會(art fair)是甚麼回事。香港位列世界藝術市場三甲位置,所以如果大家為這榮譽自豪,那麼Art Basel Hong Kong就算已結束,也值得討論一下。
Art Basel HK展銷會入口當眼處有UBS(瑞士銀行)標誌,單獨存在,任何人進場都會看見。UBS在Art Basel背後,相信也會引導客戶購買現代藝術品,所以該銀行掌控世界三個Art Basel展覽,香港之外,還經營美國Art Basel Miami Beach和瑞士Art Basel Basel。
該銀行熟悉世界金錢大戶,又與世界各大畫廊連接上,操作藝術展銷會如魚得水。世界還有那個藝博會足可與之在市場上競爭呢?
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今年已來到第六屆,32個國家248間藝廊參加,其中重來者高達220家,至於新獲准首次參展者,只有28間而已。參展Art Basel,並非有錢付租場費便可以。
今年Art Basel HK旺丁旺財,8萬人進場(進場經電腦驗票,數字頗有根據),而一些畫廊在每天結束後傳出銷售捷報來,大家都高興。
為期三天香港展會於3月31日(星期六)圓滿結束。官方公告,星期四和五屬私人參觀,但我在現場所見,已經人山人海。主辦方避免人多破壞欣賞藝術氣氛,因此訂出高票價來趕客,開幕夜入場票高達港幣950元,而三天通行的門票,臨場購買要港幣850元,至於星期五和六單日門票,臨場亦要售400元。當然,進場觀眾大部分持各種各樣證件,相信沒有買票。Art Basel HK在星期六晚上便結束,不做星期天生意,瑞士銀行家操作藝術市場自有一套,何其大氣!
六大洲眾多藝廊付高昂參展費,還要加上工作人員機票、住宿和飲食開支,並花巨額運費和保險金,老遠空運大件作品到香港展出三天。但在今年會場所見,不少洛杉磯、柏林、巴黎等地畫廊展品,有些莫名其妙,藝術品味不高,商業價值亦難言,叫我摸不著頭腦。賣不出展品,收不回大筆花費,還要支付運展品回老家那大筆開銷。我不敢想下去。
其實,今天世界各地art fair生態皆不同公家美術館「藏品展」,它之目的是要做交易。有些人跟不上商業世界運轉之道,銀行家並不會照顧他們。
看Art Basel藝術展,我為了開眼界,又為了緊貼國際新情況。但我認為,財丁兩旺還未算反映該展銷會厲害,它真正厲害在各地私人藏家和100多間頂尖國際博物館及機構代表,遠道前來香港捧場,與香港藝壇聯繫在一起,這確實重要。該些機構包括悉尼新南威爾斯美術館、都靈 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’Arte Contemporanea、巴黎龐比度中心、紐約Dia Art Foundation、巴塞爾Kunsthalle、新加坡國立美術館、倫敦Serpentine Galleries、沙迦藝術基金會、紐約古根漢博物館、台北市立美術館、倫敦泰特美術館、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及MoMA PS1、東京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、布里斯本昆士蘭藝術博物館與現代藝術博物館等。
Art Basel Hong Kong還有一大亮點,多大陸客人到訪。他們儘管思想行為與國際和普世價值有異,但購買力強,眾多畫廊歡迎他們。香港人要發揮這個優勢。
本文原刊於《Modern Home 摩登家庭》2018年5月號
圖片由Art Basel Hong Kong提供